“春華秋實·與你會詩”金秋詩歌文化藝術節·校園詩歌朗誦會圓滿落幕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10月25日下午,由人文學院主辦的“春華秋實·與你會詩”金秋詩歌文化藝術節·校園詩歌朗誦會(“金秋詩會”)落下帷幕。活動現場人流如織,熱鬧非凡。


詩會在《蒹葭》的樂聲中拉開序幕。古箏伴奏下,求而不得的輾轉反側,道阻且長的艱難困頓,都在這一曲中緩緩道出。隨后,古人的名篇《洛神賦》融合了今人的民樂譜曲,以一種極富生命力的方式拂過人們的面頰。


在樂聲的余韻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林維老師上臺致辭。作為著名法學家的林老師身上也有著浪漫的詩人情懷,他談起詩歌與生活的融合,將自己與詩歌的緣分娓娓道來。人并非一座孤島,詩歌就是生活中連接無數情緒和感受的橋梁,每一天都詩意地生活,就能擁有每一天的美好。包含著對詩歌的情感,林老師向本次詩會寄托了殷切的期望。


金秋詩會正式拉開帷幕,一位位選手接連不斷地帶我們體驗情感的激蕩。為祖國而誦的詩歌慷慨激昂,如泣如訴;

扎伊爾解除身上的枷鎖,大開大合,高舉輕放,在群鴉飛離的振翅聲中緩緩傾訴關于傳說一種可能;

浪漫狂野的西風呼嘯而過,它剛剛卷走人們關于冬天的傷感,十月的雨卻淅淅瀝瀝地緩步而行,訴說離別的聲音帶著不可名狀的苦澀和孤獨。


“烈士秋瑾”帶著包容天下蒼生的大胸懷走來,母親的呼喊浸滿了血淚,閃爍著犧牲的光芒;


清朗的聲音傳來,訴說著留住春天的渴望;

下一位朗誦者站在未選之路前,用堅定的聲音說著她的答案。

詩會行至中途,意猶未盡的觀眾們又欣賞到昆曲名家帶來的視聽盛宴。在詩意的深秋中,國家級昆曲演員王麗媛老師粉墨登場。她裙裾翻飛,眼波流轉,一顰一笑動人心弦,字正腔圓地將一曲《游園》演繹得妙到毫顛。在場觀眾驚呼不斷,都為老師高超的技藝所折服,為纏綿悱惻的情感嘆惋不已。



沉浸在昆曲的情感激蕩中,我們迎來了“春華秋實·與你會詩”校園詩歌大賽的頒獎典禮。本次校園詩歌大賽自今年六月開始舉辦,收到了來自本碩博各個年級的參賽作品。經專業評審,產生了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等詩歌作品。人文學院為獲獎作者準備了相應的證書和獎品,并由林維老師等為獲獎者們頒獎。


頒獎典禮結束后,在富有南方民間情調的歌曲《離騷》和《竹枝詞》后,有人為埃及的苦役而歌唱,他們在陽光下灑下汗滴,在非人的孤獨中,以人的力量構筑了與神同輝的人的奇跡;




有人為偶遇的佳人魂牽夢縈,傾吐著迷途的愁苦和佳人帶來的慰藉;


還有人同詩仙夢游仙山,沖出黑暗,擁抱光與自由,在有限的世界里尋求無限的超越;

也有人深情地回憶起寄托著理想的兩座城,將不同的人或事,不同的生活境遇一一陳列。

不負好時光,我們聽見青年們以青春的名義向祖國許下一個光明的未來;


英雄亦凡人,我們聽見英雄在看見等待了20年的母親終于來到自己的墓前,如泣如訴的思念和感慨;

星火燎原,我們看見抗戰的艱苦歲月,聽見中華民族的呼號和抗爭;

浴火重生,我們看見刻畫著苦難的中華民族傳奇,聽見響徹壯美河山的祖國頌歌。

本次金秋詩會以詩歌朗誦比賽的頒獎結尾。人文學院邀請的嘉賓們根據詩歌朗誦參賽者們的表現,評選出了比賽的獲獎者,并由人文學院老師們為獲獎者頒獎。




知否知否,秋日勝春朝,應不負好時光。參與活動的各位同學和老師們因詩結友、以詩會友,在詩歌的海洋中徜徉交游,抒情言志。在動聽的音樂聲中,時光凝成小小的顆粒鉆入人們的腦袋,此次金秋詩會的回憶將被大家永久珍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