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新加坡國立大學國際法中心(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Law,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pore)邀請,我校政法學院講師陳曉華博士作為中國國別情況專家和大會發言人參加了6月21日-22日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學院舉辦的亞洲國際法教學與研究研討會(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International Law in Asia Conference)。

來自亞洲各國以及英國、美國、加拿大、德國、意大利、澳大利亞、肯尼亞等32個國家地區的141名國際法學者和國際法從業人員參加了本次研討會。該研討會的主要目的是評估當前亞太地區國際法的教學和研究的狀況,找出國際法教師普遍面臨的挑戰,從而制定一項進一步行動的計劃,以協助個人的教學和研究。這是繼2001年成功舉辦的同主題研討會后,主辦方再次舉行的一次盛會。該會議也是亞洲國際法學會在雙年會之外舉辦的補充會議之一。

(部分參會人員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學院門前合影)
6月21日-22日,在開幕式和來自國際刑事法院的Raul C. PANGALANGAN法官發表主題演講之后,共舉行了七場全員會議以及兩場分組討論會議,分別就亞洲國際法教學與研究的現狀;教學方法與資料;國際法從業人員與國際法——全球性律師;國際法的歷史、理論和學說;國際法研究——資料、理論和趨勢;研究與學術成績;以及下一步的行動這七個議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陳曉華博士在最后一場全員會議——“下一步的行動”作了發言,就促進亞洲國際法教學和研究的合作提出了若干建議,受到一致好評。此外,陳曉華博士在關于“教學方法與資料”和“研究與學術成績”的兩場分組討論會議,就中國的有關情況進行了發言,引發了其他小組成員的進一步討論。

(陳曉華博士在大會上發言)
通過本次研討會,各國國際法學者加強了對其他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國際法研究和教學現狀的了解,學習經驗,取長補短,從而更好地發展本國的國際法研究和教學,促進亞洲國家在國際法領域的合作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