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議現場
10月22—23日,以“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邁向新征程的中國經濟”為主題的2021年度經濟研究·高層論壇暨經濟學動態·大型研討會在京舉行。來自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及高校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本屆會議,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完善宏觀經濟治理與健全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與全面深化改革”“建立現代財稅體制”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

高培勇致辭并演講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黨委書記高培勇指出,準確把握和理解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的基本內涵,必須首先厘清新發展階段的時間分界線。新發展階段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階段。它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當中的一個階段,也是蘊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當中的一個階段。因此,新發展階段起始于2021年。以此為時間分界線進行比較分析可以發現,新發展階段之“新”,體現于發展目標、發展環境、所面臨機遇和挑戰發生的巨大變化;新發展理念之“新”,體現于必須完整、準確、全面加以貫徹;新發展格局之“新”,體現于不同于既往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即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統籌發展與安全,是貫穿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的內在邏輯主線。只有從這一角度把握和理解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的基本內涵,才有可能把“邁向新征程的中國經濟”所涉及的相關問題說清楚、講明白。這是經濟理論界理應承擔的重要職責。

林毅夫作主題演講

劉世錦作主題演講

隆國強作主題演講

彭華崗作主題演講
在主題演講環節,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林毅夫,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隆國強,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秘書長彭華崗分別發表演講。林毅夫認為,地方債務風險最主要的問題是“短債長投”,應允許地方政府在需要執行而且有能力執行消除增長瓶頸的超越凱恩斯主義反周期基礎設施建設時,發行長期地方建設公債。劉世錦認為,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戰略和政策核心是促進機會均等,著力提升低收入群體的人力資本,縮小不同群體之間的人力資本差距,以增效帶動增長的方式縮小收入差距。隆國強指出,數字化轉型和綠色化轉型這兩個大趨勢中包含重大的戰略性、歷史性機遇,要把握好這些機遇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來推動發展。彭華崗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來,國有企業體制機制發生重大變化,已經與市場經濟深度融合,下一步要結合落實國家戰略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業。

黃群慧主持開幕式
會議期間舉行了《中國經濟報告(2021)——邁向現代化新征程》發布式。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經濟研究》主編兼《經濟學動態》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黃群慧介紹,該報告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集體撰寫的中國經濟發展年度報告,圍繞現代化新征程,就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進行了深入的理論分析和政策研究。報告包括總論與上下兩篇,共30章,針對新發展階段的國情變化、新發展理念的全面貫徹、經濟現代化的戰略選擇、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政策制定等進行了系統論述。

會議現場
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主辦,經濟研究雜志社和經濟學動態雜志社聯合承辦,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經濟史研究》編輯部、《經濟思想史學刊》編輯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經濟學院協辦。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