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座現場
8月29日,校黨委常務副書記、校長張政文教授在社科大良鄉校區140教室為2023級本科新生講授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文化自信,固牢中國特色國家治理的文化根基”為主題的入學第一課。講座由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張樹輝主持。

張政文開講入學第一課
開講伊始,張政文向同學們提出兩個問題: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我們的歷史擔當和未來任務是什么?我們這所大學究竟要培養什么樣的人?他指出,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具有其特殊性,旨在為國家培養一系列治國理政高級專門人才,這意味著同學們將來要承擔國家的責任、完成黨的任務,以此來實現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因此,這堂入學第一課也是給新生們上的第一堂思想政治課,目的是讓同學們深刻掌握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要義,全面把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歷程中治國理政與中華民族之脈的關系,從而能夠在將來真正地為人民服務、為民族復興做貢獻,并引領世界未來的進步與發展。
張政文強調,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只有植根本國、本民族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講座從十個方面徐徐展開:“天下為公是國家治理的政治文化根基”“六合同風、四海一家是國家治理的文化方略”“德主刑輔、以德化人是國家治理的文化主張”“民貴君輕、政在養民是國家治理的文化要求”“等貴賤、均貧富是國家治理的正義根基”“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是治國理政的法治精神”“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國家治理的道德文化根基”“任人唯賢是國家治理的用人標準”“其命維新是國家治理的改革動力”“以和為貴是國家治理的外交原則”。講座高屋建瓴、旁征博引,中西匯通、古今交融,將如何固牢中國特色國家治理的文化根基清晰生動地闡釋出來。
張政文強調,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必須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不斷賦予科學理論鮮明的中國特色,不斷夯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基礎和群眾基礎,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牢牢扎根?!睆堈南M瑢W們學習好、總結好、掌握好、踐行好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

張樹輝主持
張樹輝作主持總結。他認為,張政文校長的這堂課不僅是每位同學步入大學后的第一堂課,更是同學們今后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一課。他鼓勵同學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大學生的殷殷囑托,堅持守正創新,傳承歷史文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作出屬于“社科后備軍”的貢獻。同學們要在學習、實踐、成才、奮進的時代征程中,同心同向、向上向善、立德立學、從嚴從實、敢想敢為、善作善成,成為勵志勇者、事業強者、向美行者和人生智者。

同學們認真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