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第一課丨王新清講授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研究
講座現場
9月7日,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王新清教授為2023級研究生新生講授以“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研究”為主題的入學第一課。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研究生院副院長張樹輝主持并致辭。
張樹輝致辭
張樹輝作開場致辭。他介紹了王新清教授的學界地位和學術成就。他說,大家都很期待將如何開啟研究生的學習生涯,非常高興邀請王新清教授來給大家開啟研究生教育的第一課。大學校園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每年的六七月份都會送走一批畢業生,但經過一個夏季,又迎來了一批新的成員。同學們來自不同的地方,也有過不同的經歷,不管大家是初次來到這個校園,還是重新踏入繼續深造,都是懷揣著同一個夢想,都會從今天的研究生入學第一課來開啟一次新的人生遠航。
王新清開講研究生入學第一課
王新清以“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研究”為主題,從“研究與創新的關系”切入,在“研究與創新是黨和國家對研究生教育的要求”“研究與創新是大學的基本精神”“研究與創新是社科大的‘基因’”“培育‘研究人格’,以創新追求卓越”四個方面,闡明了研究與創新對于研究生生涯的重要意義。
王新清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教誨大家:“學習就必須求真學問,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滿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識。要通過學習知識,掌握事物發展規律,通曉天下道理,豐富學識,增長見識。”研究與創新的關系是不可分的,創新是研究的目的,而研究是創新的路徑,研究性學習是研究生的基本學習方式,也是創新性研究的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創新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王新清強調,研究與創新是黨和國家對研究生教育的要求。對于新時代中國而言,創新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創新,才能占領科技制高點,才能引領經濟新常態,才能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他認為,研究與創新是大學的基本精神。創新是現代大學的根本屬性、是大學的基本功能、是大學的重要使命,更是大學精神的重要內容。要實現創新,“脫心志于俗諦之桎梏的思想自由”是必要之條件,是問題之正解,“創新”這一大學基本精神應被貫穿于大學的方方面面。
王新清認為,研究與創新是社科大的“基因”。高翔院長3月23日在社科大調研時指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本著對黨中央負責、對民族未來負責的精神,舉全院之力,辦好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高質量完成黨中央交給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重大政治任務。”王新清介紹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教育的創新發展和大學組建以來研究生教育的新成就和“十四五”期間學校加強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措施,介紹了院黨組《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建設的若干意見》要點,介紹了社科大的辦學定位、辦學特色、辦學方略,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模式。以研究與創新為核心的科教融合正成為社科大研究生教育和本碩博一體化貫通式培養體系的特色和優勢。
王新清囑托全體碩博新生注重培育“研究人格”,鼓勵大家以創新追求卓越。他說,研究與創新是研究生與生俱來的品格,希望同學們學會敏銳地捕捉問題,掌握正確的科學研究方法,克服不良學術風氣的影響,扣好研究生涯的“第一個紐扣”。要把社會責任放在首位,培養良好的學術道德,立志做大學問、做真學問。
同學們認真聽講